校日中的一大收获
教师如何在学业压力与焦虑情绪日益严重的时代,有效支持学生? NLP(神经语言程式学)提供贴近实际的方法,帮助缓解焦虑、增强自信、激发潜力。本文展示了如何将NLP以资源导向的态度、亲和沟通(rapport)和自我效能感融入课堂教学。这些方法能够创造出一种更具激励性的学习氛围,增强班级凝聚力,并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地应对挑战。探索NLP如何正向地改变教师的态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。 一位教师视角下的经验报告 来自 Jean-Claude Eichenseher
在数字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,学生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各种要求,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成绩压力、焦虑、自我怀疑或学习障碍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教师必须面对一个关键问题:我们如何不仅在学术上,还能在个人成长方面,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支持? 对我来说,答案之一就是在课堂中运用神经语言程序学(NLP)。 起初,我对NLP是否能在紧凑的教学计划中实际应用持怀疑态度。但我开始从小处着手,在合适的地方逐步将NLP的方法融入课堂。不久我就发现,NLP提供了大量的工具,可以帮助减轻焦虑、增强自信,并更清晰地设定目标。 如今,NLP已成为我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"无论你认为自己能做到还是做不到——你最终都会证明自己是对的。"
美国发明家 HENRY FORD
教师的态度:发现并激发资源
NLP的核心要素之一,是在人际交往中贯彻的基本信念(前提立场)。对我教学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两个信念:
- “每个人体内都拥有资源。”
- “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意图。”
这种资源导向的教师态度彻底改变了我作为教师的看法。我坚信,每位学生都具备积极改变的能力,即使他们的行为看起来令人困扰,也背后有一个积极的动机。这种资源导向的思维方式根本改变了我看待学生的方式。 比如,一个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,乍看之下可能会显得缺乏动力或故意对抗。但从这种资源导向角度出发,我会问自己:这个学生需要什么才能集中注意力?他面临哪些障碍?这种重新诠释能释放出本来用于挫败感的能量。于是我变得更有好奇心,积极与学生本人和家长合作,去识别并清除这些障碍。 作为教师,我将成为陪伴者和激励者。我帮助学生们认识自己的潜能,克服障碍,并庆祝成功。这种以资源为导向的观点不仅强化了我自身的态度,也持续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自我认知。 为了巩固这些基本态度,我将NLP(神经语言程序学)的前提假设重新表述成了适合学生的班级规则,并且我们现在将这些规则作为彼此相处的指导方针。
Rapport:连接建立信任
另一个NLP的重要方面是Rapport,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积极的联结。这种联结依靠对学生需求的敏感关注,例如通过肢体语言、语言风格或语速进行“同步”。
即使是在小组中,也可以通过建立Rapport来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,从而同时强化整个班级的凝聚力。信任与认可是高效合作的基础。
一个调动全感官的多样化课堂(VAKOG:视觉、听觉、动觉、嗅觉、味觉)同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被“接住”,并照顾到他们的学习偏好。我尤其受益于Robert Dilts的“逻辑层次”模型,它让我能更全面地传授内容,比如通过角色扮演、历史情境再现或社会群体模拟等方式。
激发自我效能感:每个人都能学会!
NLP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自我效能感: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。在课堂上,我经常听到学生说:“我做不到”或 这太难了”。这些信念会阻碍学习过程。
为了打破这种思维模式,我和学生一起探索通用的资源来应对变化。例如我会说: “想象一个婴儿学走路的过程。没人指望他第一次就走得很好。但每一次摔倒和再次站起来,都会让他更接近成功,直到有一天能轻松走路。”
这个比喻帮助学生理解:学习是一个过程,失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当学生意识到:他们原则上可以学会一切,只要他们真心想学,他们的认知就会发生变化。他们开始把挑战视为机会,慢慢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。
状态管理:学会调节情绪
我经常使用的另一个NLP工具是“状态管理”(State Management)。很多学生早上疲惫不堪地来到学校,说:“我现在还没法思考。”但尤其是在清晨的测验课上,进入积极状态是非常重要的。
通过制定策略,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身体姿势、呼吸或动作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,我们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注力,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调控能力的认知。 学生们学会: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感受——并且拥有方法与途径,让自己进入一个更积极或更放松的状态。
视角转换:培养同理心,解决冲突
我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方法是NLP中的“1、2、3元视角”格式。在这个练习中,学生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情境:自己的、对方的,以及一个中立观察者的角度。
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同理心,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,并帮助学生以解决导向的方式看待冲突。这个练习尤其适合小组活动,可以通过在教室中设立三个物理区域来表示不同视角的转换。
激发动力与资源:幻想旅行与心灵导师
使用VAKOG(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、味觉)五感系统也在激发动机与资源方面被证明非常有效。尤其是引导式幻想非常有帮助,比如将整个班级带入一个充满资源的理想场景。学生们通过调动五感来想象他们实现目标后的情境:达到目标是什么感觉?我看见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感受到了什么?这些深刻的感官印象不仅能激发动机,也能增强自信。 我经常用的另一方法是“内在导师”练习。学生会选一个敬佩的人物或“英雄”,借用他们的优点来面对挑战。在困难情境下,他们会问自己:“如果是我的导师,他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” 这种简单却有效的技术能够解除内心阻碍,让学生进入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。
理解个体需求:教学中的元程序(Metaprogramme)
另一个有价值的方法,用于更好地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支持他们,是运用元程序(Metaprogramme)。元程序描述了人们如何处理信息以及如何做出决策。例如,有些学生通过想象积极的目标获得激励,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容易被摆脱“不会”的状态所驱动。工作方式也因人而异:有的学生更喜欢独立完成任务,而另一些则在团队中能取得更好的成果。识别这些个体差异,并据此调整教学方式,使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学生的成长。对元程序的关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敏感而精确地设计学习环境,将每个孩子的优势和偏好置于中心位置。
总结
将NLP融入我的课堂,带来了持久而积极的影响——无论是在学生行为、学习表现、班级氛围,还是我自己作为教师的心态方面。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资源,拓展视野,并尊重他人的观点。
对我来说,作为一名教师,NLP不只是传授知识,更是在传递价值观、态度与策略,这些内容在整个学生时代都将持续影响他们。
我希望有更多同事有勇气去尝试NLP。它并非万能药,但却是一个强大工具,能将课堂提升到一个全新层次——为学生与教师带来同样的益处。
- 缓解焦虑:NLP方法可以增强自信,解决学习阻碍,让学生将挑战视为机会。
- 建立连结: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与联结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,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。
- 促进自我效能感:学生学会识别自身能力,克服障碍,积极面对挑战。
- 管理情绪:通过状态管理(State Management),学生能发展出调节情绪与专注力的策略,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。
- 促进整体性学习:通过多感官学习法(VAKOG),照顾学生的学习偏好,同时有效提升学习动机与成果。
- NLP作为学校日常生活的有益补充:VAKOG 是NLP中的一个核心概念,代表五种感官通道:视觉(Visuell)、听觉(Auditiv)、触觉/动觉(Kinästhetisch)、嗅觉(Olfaktorisch)和味觉(Gustatorisch),用于理解人们如何接收和处理信息。










